因为在古文中提及“以其尾飞”,所以在耳鼠的形象设计上,我把它的尾巴想象成云的形态,轻盈巨大,足以支撑住耳鼠的身体。而提及它,自己脑海中浮现出的故事就是茂密树林中突然飞出一只耳鼠奔向天边一轮巨大明月,为这寂静的夜增添了一丝生机与活力,树林也愈发“热闹”起来。
根据古文的描述,嚣(敖)在形象上已经十分奇特了,所以在故事选取上,我更偏向于表现它在偌大的梁渠山中平凡的生活故事:也许它们的巢并不在树上而隐蔽在灌木丛中;也许它们的窝也堆得十分精致漂亮;也许雌鸟和雄鸟之间也有明确的工作分配……山中也正因有这些奇特的生物生活着,才会给人无限的勃勃生机吧!
在应龙的故事设计上,我首先想到的便是“祭祀祈雨”,所以我把它拟定成为“控雨”的神兽。大山重重叠叠,雾气弥漫,一支祭祀的队伍缓缓行进,前后两人打起花伞避过路途上的志怪,中间的人们则负责高举粮食、猪头等贡品,向着山崖上标记的祭祀地点前进。祈求雨水降临,这是与自然的公平交易。